混凝土保护层(混凝土养护膜)

日期:2024-09-25 11:32:06 作者:保护层

混凝土保护层(混凝土养护膜)

Hi,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混凝土保护层这个问题,混凝土养护膜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多少
  2. 建筑工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有哪些规定
  3.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要求
  4. 建筑混凝土保护层要求厚度是多少
  5. 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是多少
  6. 混泥土保护层是什么意思

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多少

这个35是钢筋中心到混凝土边界的距离。如多排钢筋的话,是钢筋的合力点到混凝土边界的距离。

截面尺寸、选用材料强度等级、弯矩设计值,凭经验受力钢筋As大约4Φ20足够,按单排布置,箍筋直径8mm足够。所以,建议做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as=20/2+25+8=43(mm)。其实,C40的混凝土,二a类环境,梁保护层20mm,都可以。为方便手算as可用40mm。

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如下规定。

梁柱的保护层厚度为30mm这是正常情况(是指环境类别为一类的情况)

1、纵向受力钢筋直径d不宜小于12mm,宜选用直径较粗的钢筋,以减少纵向弯曲,防止纵筋过早压屈,一般在12-32mm范围内选用。

2、纵向受力钢筋通常采用HRB335、HRB400级或RRB400E级钢筋,不宜采用高强度钢筋受压,因为构件在破坏时,钢筋应力最多只能达到400N/m2。

3、钢筋调直可采用机械调直和冷拉调直。当采用冷拉调直时,必须控制钢筋的伸长率。对于HPB235级钢筋的冷拉伸长率不宜大于4%;对于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E级钢筋的冷拉伸长率不宜大于1%。

4、全部纵向受压钢筋的配筋率p′不宜超过5%,也不应小于0.6%;当采用HRB400级、RRB400E级钢筋时,全部纵向受压钢筋强度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5%。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纵向受力钢筋

二、建筑工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有哪些规定

在不同的环境中,假设结构不同,厚度也不同。房子的顶梁或柱子不应小于15毫米,这样后墙就不能小于10毫米。

1、砼强度小于等于C20时,板、墙保护层35mm,梁、柱保护层45mm。

2、砼强度C25或C30时,板、墙保护层25mm,梁、柱保护层35mm。

3、砼强度大于等于C35时,板、墙保护层15mm,梁、柱保护层25mm。

基础按有无垫层区分:有垫层时35mm,无垫层时70mm。

具体还可能根据图纸设计有小幅调整。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2第102页、11G101-1第54页对“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的说明:

1、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适用于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

2、构件中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3、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混凝土结构,一类环境中,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中数值的1.4倍;二、三类环境中,应采取专门的有效措施;

4、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厚度数值应增加5;

5、基础底面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有混凝土垫层时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保护层厚度

三、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要求

板、墙保护层15mm,梁、柱保护层20mm。

1、砼强度小于等于C20时,板、墙保护层35mm,梁、柱保护层45mm

2、砼强度C25或C30时,板、墙保护层25mm,梁、柱保护层35mm

3、砼强度大于等于C35时,板、墙保护层15mm,梁、柱保护层25mm

基础按有无垫层区分:有垫层时40mm,无垫层时70mm

保护层具体还要按设计图纸定,图纸设计保护层厚度有可能有小幅调整。

根据2010年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保护层厚度不再是纵向钢筋(非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而是"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缘计算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满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

根据2010年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保护层厚度不再是纵向钢筋(非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而是“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缘计算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满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构件的受力钢筋粘结锚固性能、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越好。但是,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会使构件受力后产生的裂缝宽度过大,就会影响其使用性能(如破坏构件表面的装修层、过大的裂缝宽度会使人恐慌不安),而且由于设计中是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作用的,过大的保护层厚度还必然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

因此,2010年《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2.1条,规定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d,且应符合下表的规定。一般设计中是采用最小值的。

注:1、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数值增加5mm。

2、钢筋混凝土基础宜设置混凝土垫层,基础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

3、板在混凝土等级强度大于C25时,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mm,且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d。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保护层厚度

四、建筑混凝土保护层要求厚度是多少

在不同的环境中,假如结构不同,厚度也不同。一般来说,房子的顶梁或柱子不应小于15毫米,这样后墙就不能小于10毫米。

1、砼强度小于等于C20时,板、墙保护层35mm,梁、柱保护层45mm。

2、砼强度C25或C30时,板、墙保护层25mm,梁、柱保护层35mm。

3、砼强度大于等于C35时,板、墙保护层15mm,梁、柱保护层25mm。

基础按有无垫层区分:有垫层时35mm,无垫层时70mm。

具体还可能根据图纸设计有小幅调整。

混凝土保护层是混凝土表面与混凝土构件中最外层钢筋公称直径外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保护钢筋不直接外露。对于后张预应力钢筋,是指从套管或渠道外缘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为满足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耐久性要求和受力钢筋的有效锚固要求,要求保护层的最小厚度。

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越大,构件钢筋的粘结强度,耐久性和耐火性越强。但是,假设保护层的厚度太大,则构件产生的裂缝宽度会过大,影响其性能(如构件表面的装饰层),过大的裂缝宽度会让人恐慌等。厚度大的保护层也会造成经济浪费。

因此,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则”GB50010-2010中,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寿命为50年。外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必须符合下表的要求,混凝土结构的最大设计寿命为100年。外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应不小于下表中值的1.4倍。

对于普通钢筋和后张拉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从预应力钢筋外钢筋外缘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得小于直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混凝土保护层

五、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是多少

在不同的环境中,假设结构不同,厚度也不同。一般来说,房子的顶梁或柱子不应小于15毫米,这样后墙就不能小于10毫米。

1、砼强度小于等于C20时,板、墙保护层35mm,梁、柱保护层45mm。

2、砼强度C25或C30时,板、墙保护层25mm,梁、柱保护层35mm。

3、砼强度大于等于C35时,板、墙保护层15mm,梁、柱保护层25mm。

基础按有无垫层区分:有垫层时35mm,无垫层时70mm。

具体还可能根据图纸设计有小幅调整。

混凝土保护层是混凝土表面与混凝土构件中最外层钢筋公称直径外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保护钢筋不直接外露。对于后张预应力钢筋,是指从套管或渠道外缘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为满足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耐久性要求和受力钢筋的有效锚固要求,要求保护层的最小厚度。

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越大,构件钢筋的粘结强度,耐久性和耐火性越强。但是,假设保护层的厚度太大,则构件产生的裂缝宽度会过大,影响其性能(如构件表面的装饰层),过大的裂缝宽度会让人恐慌等。厚度大的保护层也会造成经济浪费。

因此,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则”GB50010-2010中,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寿命为50年。外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必须符合下表的要求,混凝土结构的最大设计寿命为100年。外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应不小于下表中值的1.4倍。

对于普通钢筋和后张拉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从预应力钢筋外钢筋外缘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得小于直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混凝土保护层

六、混泥土保护层是什么意思

1、混凝土保护层是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直接裸露的那一部分混凝土,它的厚度为纵向钢筋(非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

2、保护层的作用:一定的保护层厚度是钢筋与混凝土锚固粘结共同作用的基础;保护层可以避免钢筋与空气水分接触发生锈蚀;对建筑抗火有一定的保障,增加耐火时间。

OK,关于混凝土保护层和混凝土养护膜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 本文由浚凯笔记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