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红色教育基地猴场会议(猴场会议的会址)

日期:2024-09-15 10:36:39 作者:会议

瓮安红色教育基地猴场会议(猴场会议的会址)

很多朋友对于瓮安红色教育基地猴场会议和猴场会议的会址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猴场会议的会址
  2. 猴场镇的历史沿革

一、猴场会议的会址

1、1934年12月下旬,中央红军抵达乌江南岸。31日下午至次日凌晨,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猴场(今草塘)宋家湾召开扩大会议,史称猴场会议。猴场会议是红军入黔后,在黎平会议之后、遵义会议之前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作出了《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重申了黎平会议精神,坚持渡江北上建立新苏区,完成了红军战略方向的转移。会议强调加强政治局对作战方针的领导,基本上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的军事指挥权。会议确立了转入反攻,消灭敌人主力的指导思想,使作战方针由消极防御、消极避战转为积极作战、积极防御。会议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赤化,积极开展政治宣传,武装群众,建立政权,扩大红军,瓦解白军,传播革命火种。猴场会议决定,红军一举突破乌江,直捣遵义,实现了红军处境的根本好转,挽救了党和红军的命运,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猴场会议遗址位于瓮安县草塘镇(猴场)西1公里的下司宋家湾宏逗。原为宋氏住宅,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四周用青砖砌成墙,高约7米,内有正厅5间,厢房、下厅齐全,石嵌天井,为标准的四合院,俗称“一颗印”房子。墙左侧有碉堡、马房,正厅后面有花园,桶墙右侧竹林掩映,后山古木参天。民国37年(1948年),宋氏因产业纠葛将“一颗印”房子撤散变卖,屋基改作耕地。近年来,草塘镇政府和草塘人民在集镇建立猴场会议纪念碑并积极筹资,按猴场会议遗址原样进行恢复,并塑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张闻天、博古、李德、李富春等人开会时的群像。1982年8月25日,经县政府批准,将“猴场会议”遗址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猴场镇的历史沿革

1、猴场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明洪武年间即设有安抚司,1934年12月至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在猴场召开了著名的“猴场会议”。境内现有猴场会议会址、毛泽东行居、宋钦故居、土司衙门、傅玉书故居、瓮余湄铁壁合围剿匪司令部、十八革命烈士陵园等多处文物,其中猴场会议会址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草塘民间耍龙舞狮习俗源远流长,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民间艺术龙狮之乡”。

2、猴场镇资源丰富。原煤、铝土矿、硫铁矿、铁矿、硅矿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有较高的开发价值。镇内有煤矿5个,年产量均在9万吨以上。旅游资源丰富,老鹰洞、穿洞河瀑布、下司石林等自然景观引人入胜;猴场会议会址、后岩观等人文景观令人流连忘返;松花皮蛋、豆油皮等土特产历史悠久,远近闻名。

3、猴场镇农业经济发展迅速,辣椒、西红柿等种植面积大、产量高,是全县乃至全省的商品蔬菜基地。现有年出栏生猪万头以上养殖场3个,覆盖5个村130多户、年饲养能繁母猪1000多头的种畜养殖小区1个,辐射带动全镇养殖业蓬勃发展。

关于本次瓮安红色教育基地猴场会议和猴场会议的会址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假设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声明: 本文由浚凯笔记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