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编今天给各位分享2024届附中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2024年新中考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一、2024年上学时间和休假时间
每年上学时间和放假时间表如下:
幼儿园、小学于2024年2月24日报到,2月25日入学(入园)教育,2月26日开学上课,2024年7月6日(星期六)放假,全学期共19周。
初一、初二年级于2024年2月24日报到,2月25日入学教育,2月26日开学上课,2024年7月6日(星期六)放假,全学期共19周;初三年级于2024年2月17日报到,2月18日入学教育,2月19日开学上课,2024年6月26日至29日中考,全学期共19周。
高一、高二年级于2024年2月24日报到,2月25日入学教育,2月26日开学上课,2024年7月13日(星期六)放假,全学期共20周;高三年级于2024年2月17日报到,2月18日入学教育,2月19日开学上课,2024年6月7日至8日高考,全学期共16周。
中等职业学校一二三年级于2024年2月24日至25日报到,2月26日开学上课,2024年7月6日(星期六)放假,全学期共19周;高三年级对口高考班于2024年2月17日至18日报到,2月19日开学上课,2024年6月7日至8日高考,全学期共16周。
义务教育阶段第一学期:2024年1月20日(星期六)至2月25日(星期日)放寒假,共5周零
2024年寒假放假时间为:1月22日,春季开学时间为:2月19日,总计放26天假。
义务教育学校:2024年1月20日(周六)至2月25日(周日)放寒假。普通高中学校:2024年1月27日(周六)至2月25日(周日)放寒假。
2024年1月20日(星期六)起放寒假,2024年2月19日(星期一)开学。
中小学寒假放假时间:2024年1月22日到2024年2月19日。高中寒假放假时间:2024年1月29日到2024年2月19日。
2024年寒假放假时间拟定为1月29日,春季开学报到时间拟定为2月18日,上课时间拟定为2月19日,总计放21天假。
二、广东中考人数2023年多少人
4月17日,广州中考体育开考,参加考试人数超12.4万人。虽然官方尚未公布今年广州中考人数,但体育是中考计分科目,参加体育中考人数基本可视为中考人数。例如,广州市招考办数据显示,2022年共111464名考生报名参加中考,111464人参加体育考试。
也就是说,2023年广州中考人数约为12.4万人,比2022年的11.1万人,增加约1.3万人。而2022年比2021年报名人数增加2万人。
近年来,广州中考人数处于持续攀升状态。未来10年,这一趋势或将持续。
因为,根据目前广州初一初二乃至小学各年级人数显示,广州中考人数将保持攀升态势。此外,由于二孩生育等原因,广州市教育局此前表态,2023年、2024年广州将迎来小学入学高峰。
因此,对于目前就读小学和初中的学生及家长来说,要做好中考人数可能持续增加的准备。
当然,相关部门正积极扩充普高学位。广州教育“十四五”规划指出,计划新增3万普高学位,相信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中考竞争压力。
影响1:第一二三梯度上线考生或激增
中考人数增加,可能造成各梯度线上线考生增加,当某一梯度线上考生增加人数与普高增加学位不匹配时,会导致学校可选择的考生变多了,学生之间的竞争加剧,学校的录取分数上扬、且末位考生志愿号前移。
广州中考以约前12%的考生成绩作为第一档梯度控制线分数,后续梯度线依次类推40分。去年中考人数增加2万人,各梯度线以上考生也激增,就出现了一些学校录取分数上扬、末位录取志愿号前移,高分考生志愿填报不当,滑到下两个梯度学校,甚至滑档补录的情况。
2021年和2022年广州市中考分数段统计表数据显示,第一梯度投档线以上考生分别是10959人、13396人,去年增加了2437人;第二梯度分别是13665人、17391人,增加3726人;第三梯度分别13818人、16140人,增加2322人;第四梯度分别是12434人、13665,增加1231人;第五梯度分别是10380人、10654人,增加274人;普高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上考生分别是约3345人和约1394,减少1951人。
由数据可见,去年第二梯度线考生人数上涨最多,近4000人,第一、第三梯度分别增加2000多人,第四梯度增加1000多人。而去年普高录取人数增加的是7186个,这7000多个学位增加在哪些梯度线的学校,并不确定,就可能造成不匹配。
例如2022年,第一梯度线上学校广州市铁一中学(越秀校区),录取分数分数从690上升到725,末位考生序号从2到1;第二梯度线上学校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录取分数线从650涨到698,末位考生序号从3到1;第三梯度学校广州市第四中学,录取分数线从610到669,末位考生序号从6到1。
虽然试题难易也是录取分数波动的因素之一,但末位考生序号的提升是不争事实,说明该校竞争有所提升。
因此,对于今年的考生来说,中考志愿填报建议保稳为主。
广州市第五中学副校长吴晶晶指出,无论是710分、690分还是630分左右的同学,都建议保稳为主,尽量确保在第一志愿被录取,“踩线进入任何一所学校,都未必是非常理智的选择。如果让出二三十分,成为学校的前半部分或排名靠前的学生,获得该校的优质教育服务和资源会更具优势。”因此,家长们在填报志愿时不要纠结于“不浪费孩子辛苦考的每一分”,让出二三十分并不吃亏。
此外,吴晶晶提醒,从2022年中考录取情况来看,不少区的龙头学校在第一志愿已经招满,第一志愿冲省市属名校、第二志愿用区属龙头保底的方式,要谨慎考虑评估。
影响2:亟需增加约7000普高学位,哪里来?
中考人数逐年攀升,增加普高学位自然成为当务之急。
以中考普高录取人数除以填报志愿人数,即可获得普高录取比例。2022年广州中考普高录取比例约为57%,以今年12.4万考生的基数,要保持这一普高比例的话,需要普高学位约7万个,对比去年普高录取6.2万人,即普高学位增幅应达约7000个。这将是巨大挑战。
广州普高学位增加主要依靠三个来源:
一是名校开办新校区。例如今年清华附中湾区学校将招收首届高一学生。但有号召力的名校就那么几个,执信、广雅、铁一等不少已经开办了新校区,学位再增也是有限。而且名校扩张也必须有度,需警惕名校稀释的问题。
二是开办新学校。但开办一个新高中,从学校本身到地方政府都有顾虑。因为没有办学成绩参考,或没有初中“子弟兵”保障生源,万一首届招生录取分数较低,失去了“江湖地位”,未来再想“逆袭”,就难了。
三是现有高中扩招。但去年广州普高已经扩招一轮,增加了7186个学位,不少学校人数已经超过设计规模,面临校舍、场地不足等问题。“从一个宿舍住6个学生扩充到住7个学生,食堂也不够用,学生排队洗澡,经常迟到。”一位校长表示。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吴颖民表示,广州教育近年来出现了超大规模学校问题,学校能容纳多少学生,应配备多少课室、活动室、实验室、运动场地,是有标准的,但由于学位供给不足不断扩招,不少学校超规模进行教学活动,打掉实验室、活动室改造成课室,校园拥挤,影响教学。
除了校舍容量问题,学校更焦虑于扩招后能不能保持教学质量?
一位去年扩招几百人的校长表示:“因为编制、疫情等原因招不上老师,目前教师缺口130多人。再扩招,别说教好,有没有人教都是问题。”
多位校长说:“扩招需要提前储备师资、保障教学质量。但是教师编制紧张,学校每年只能按师生比获得编制名额,学生没入校之前,是很难预支指标的,而且一个老师至少要培养3年才算稍有经验,目前能提前一年储备几个老师,已经算不错。在不超学校设计办学规模的前提下,每年扩招1个班是比较理想的节奏。但是学校面临外在压力,扩招速度往往身不由己。”他们担心:没有高质量师资作支撑的扩招,会变成“兑水”扩招,会败坏学校十年甚至几十年才积攒起来的美誉。
建议: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敢于开办新校
吴颖民建议,相关部门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加快新学校建设步伐。
对于地方政府和新学校顾虑招生分数,不敢开招高中的问题,吴颖民建议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让地方政府愿意和敢于开办新校。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如果能从学生入学及毕业情况、素质教育落实情况、全面发展情况及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情况等多维度考核学校、老师、学生,且所有考核指标和结果公开、透明,全部向社会公布,让公众看到每个学校的教育能力、办学水平,不同孩子在不同学校获得的发展进步,让大家都理解接受“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家长自然能够理性选择。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王世伟教授建议,首先,引入社会力量办普高,政府补贴学生一定比例学费,以补充公办普高的不足。其次,建设“高中园”,深圳已有探索。第三,优化资源配置,经费首先用于满足建设学校及师资培训。
三、眉山天府新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可靠吗
1、眉山天府学校(暂定名)是由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和天府新区眉山管理委员会合作共建的一所涵盖小学、初中和高中的12年制公办学校。学校位于千年大文豪东坡故里—眉山天府新区,北距成都市中心45公里。
2、学校根植清华基因,以“清华品质、国内一流”为办学目标,秉承“以育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为了每一位学生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全面发展,注重个性培养,展现学生特长”的办学特色,将清华附中百年的优秀办学理念。
3、管理模式、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教师发展等多方面的优势与眉山地区浓厚的文化积淀相融合,为培养“理想远大、品德高尚、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时代新人而努力。
4、按照体现清华元素、彰显眉山韵味的标准,将学校建设成一所湖光山色的百年名校。学校占地338亩,总体办学规模132个班,其中小学部36个班,初中部36个班,高中部60个班,可容纳学生6000名。小学部、初中部计划于2023年9月1日前建成招生,高中部计划于2024年9月1日前建成招生。
5、学校将按照清华附中本部的教学育人模式进行管理,管理团队由清华附中本部派出。因办学发展需要,现面向全国诚聘有志于教学的优秀应届毕业生及在职高端人才。
四、复旦附中徐汇分校何时招生
复旦附中徐汇分校2024年秋季招生。
复旦附中徐汇分校将延续复旦文脉,打造全联通校园,形成“空中之城”。44个班规模,用地面积约20021.1平方米,建设规模约36438.24平方米。所在区域:徐汇区,学校性质:公办,学校学段:高中,总投资:3.3亿,预计:2024年秋季招生。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是受上海市教委和复旦大学双重领导的寄宿制高级中学,是上海市首批“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位于上海市。现任党委书记郭娟、校长吴坚。校训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复旦附中文理学院每届120人。选拔过程是学生自主报名,再由学校通过笔试与面试遴选。文理学院将三年一贯,不再让学生在高二时选择科目,而是重视通识教育。从组织结构看,文理学院是单独的一个组织体系,除了普通高中课程之外,还设有大学通识课程。其中6成是学生可以选择的独立课程,完全按照学分制教育,并可以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A班和B班的分层走班。
文理学院也实行自由进退制度,学生可以选择中途加入或者退出。文理学院的教师构成,50%由校内学科教师担任,30%是大学特聘教师,20%为外聘兼职导师。每10至15名学生都将通过双向选择配置一位学术导师、一位生涯规划导师,导师全面负责所指导学生的学业成长及素质培育。
OK,小编就写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