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呼别人父亲的敬称(对方父亲的尊称是什么)

日期:2024-09-09 10:27:45 作者:尊称   对方

称呼别人父亲的敬称(对方父亲的尊称是什么)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称呼别人父亲的敬称,以及对方父亲的尊称是什么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假设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对方爸爸的尊称
  2. 对方父亲的尊称是尊什么
  3. 尊称对方的家人是什么
  4. 对方父亲的尊称是什么
  5.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叫什么
  6. 古代对对方父母的尊称

一、对方爸爸的尊称

称呼对方爸爸的尊称有以下几种:

1、令尊,在古时候就沿用的尊称,无论是平辈还是晚辈都能使用。

2、令父,与第一种尊称比较类似,但没有第一种那么严肃。

3、伯父,比较广泛用于近现代时期,一般是晚辈对长辈的尊称。

4、叔叔,这个在现代时期用的比较多,也显的比较亲昵,也是晚辈对长辈的尊称。尊称,汉语词语,意思是尊敬的称呼,属于敬辞、礼貌用语。针对不同的对象,称呼可有多种。

二、对方父亲的尊称是尊什么

1、对方父亲的尊称可以是令尊,令尊是在古时候就沿用的尊称,无论是平辈还是晚辈都能使用。也可以是令父,与第一种尊称比较类似,但没有第一种那么严肃,还可以尊称为伯父,比较适用于现代,一般是晚辈对长辈的尊称。

2、尊称是汉语词语,意思是尊敬的称呼,属于敬辞、礼貌用语,针对不同的对象,称呼可有多种,尊称也叫敬称,表示尊称所用的词叫做敬辞。

3、自称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的称呼,如帝王自称“寡人”,老人自称“老朽”,年幼者在年长者面前自称“小弟”,和尚自称“贫僧”都属于自称。

4、他称是称呼别人,如称陪伴新娘的女子为“伴娘”,“夫人”在古代称诸侯的妻子,后来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等都属于他称,尊称都属于他称。

三、尊称对方的家人是什么

1、古代对父母称高堂、椿萱;自称父母为家父、家母、家严、家慈;自称兄妹为家兄、家妹;对妻子的父亲称丈人、岳父、泰山;兄弟之间称手足、昆仲、堂棣。

2、夫妻之间称伉俪、配偶、伴侣。称老师为恩师、夫子,称学生为门生、受业,学校称寒窗,同学称同窗。称别人家庭院为府上、尊府,自称为寒舍、舍下、草堂。

3、用令字开头的敬语称呼对方的亲属时,一般将定语“您的”略去,如可以直接说“令爱的芳龄几何”,不必说“您的令爱芳龄几何”。

4、但若真这么说了,也并非错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就存在这类用法,譬如在元杂剧中就有“你令堂”、“你令嗣”等称呼。

5、再比如,《儒林外史》中严致中对王仁、王德两兄弟所说:“不想一见如故,就留着住了几个月,又要同我结亲,再三把他第二个令爱许与二小儿了。”这句话也存在这种用法。只不过此处的“令爱”是指他人的女儿,而非对方的女儿。

6、又如《西游记》中孙悟空对铁扇公主说:“尊府牛魔王,当初曾与老孙结义,乃七兄弟之亲。今闻公主是牛大哥令正,安得不以嫂嫂称之!”

7、以及其下文的“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老孙。你令郎因是捉了师父,要蒸要煮,幸亏了观音菩萨收他去,救出我师。”

四、对方父亲的尊称是什么

1、尊称别人父亲:尊父、令父、令尊、尊翁、尊公、尊甫、尊君、乃尊、尊大人。

2、尊称,汉语词语,意思是尊敬的称呼,属于敬辞、礼貌用语。针对不同的对象,称呼可有多种。称呼帝王时,一般有“陛下、大王、王、上、君、天子、万乘、圣主、主上、元首、九重天”等等。对一般人。

3、则有“公、君、足下、子、先生、夫子、丈人、阁下、长者、台端、孺人、大人、兄台”等等至于古代对对方的父亲称令尊、尊公、尊大人,对对方母亲称令堂、太君,对对方的妻子称令正,对对方妻父称泰山、冰翁,对对方兄弟称昆仲、昆玉、令兄(弟),对对方的儿子称令郎、令嗣、哲嗣、少君、公子,对对方的女儿称千金、玉女、令爱等等,因多见于口语。

4、自称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的称呼。帝王自称“寡人”,老人自称“老朽”,年幼者在年长者面前自称“小弟”,和尚自称“贫道、贫僧”,一般人自称“鄙人”。谦称都属于自称。

5、他称是称呼别人。如称陪伴新娘的女子为“伴娘”,称贵族妇女为“仕女”,“夫人”在古代称诸侯的妻子,后来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称年老男子为“老丈”,称年轻男子为“郎君”。尊称都属于他称。

6、鄙称是用轻蔑的口吻称呼别人,如“竖子、小子、女流。”

7、专称是某些约定俗成的称谓。如称砍柴的为“樵夫”,称船夫为“舟子”,称国家的杰出人物为“国士”。

8、代称是借用别的称谓代替本来的称谓、如用“巾帼”代称女子,用“梨园”代称戏班,用“俳优”代称滑稽演员。代称属于修辞上的借代手法。

9、惯称是用约定俗成的习惯称谓称呼某人。如“老庄”是指老子(李耳)和庄子(庄周)及其学说,“郊寒岛瘦”是指孟郊和贾岛。

五、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叫什么

引证:洪深《贫民惨剧》第二幕:“守财虏:‘不错,令尊就是世兄一位。’”

引证:《西游记》第六十回:“座上众精闻言,都拱身对老龙作礼道:‘蟹介士初入瑶宫,不知王礼,望尊公饶他去罢。’”

引证:《新民晚报》1983.2.6:“康金梅在她的学画道路上,走过来了。阿爹、阿妈娘不再反对,他们说:‘金梅囡,要钱买什么,爹妈给。’”

引证:茅盾《春蚕》一:“阿爹,妈等你吃中午饭呢!”

六、古代对对方父母的尊称

1、古代对对方父母的尊称是令尊、令堂。

2、令,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并非“你的”。古籍中常见“你令尊”可理解为“你的好父亲”。

3、古人对别人称自己长辈是,一般先冠以“家”字,称父亲为家父或家严,母亲为家母或家慈。称呼别人的家人则冠以“令”字,如:称别人的父亲为令尊,别人的母亲为令堂,别人的儿子为令郎,别人的女儿为令嫒。这是对别人家的谁谁谁的一种尊称,相当于“你的”或“您的”。

4、对自己的儿子,一般谦称犬子,对妻子的称呼,有娘子,夫人,内人,糟糠.还有谦称荆人、荆室、荆妇、拙荆、山荆。贱荆,贱内,有表示贫寒之意。

假如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声明: 本文由浚凯笔记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