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关于用师心自用造句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文不加点的意思和造句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文不加点是什么意思
1、成语解释: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2、中文发音:wén bù jiā diǎn。
3、成语出处:汉张衡《文士传》:“据令赋一物然后坐,纯应声便成,文不加点。”
4、成语造句:援笔一挥,文不加点。(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夔关姚卞吊诸葛》)
5、成语使用: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6、古人书写时,如遇错字,就在写错的地方涂一点墨,表示删去。所以文不加点就表示文章一挥而就,不加以涂改,用来形容文人的才思敏捷,可以下笔成章,如东汉的祢衡写《鹦鹉赋》时就文不加点。祢衡恃才傲物,不为曹操所容,因此曹操将他送到黄祖那边。
7、有一次黄祖的儿子黄射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黄射请祢衡即席为这只珍禽作一篇赋。祢衡答应了,他并在赋中形容自己写这篇赋时,下笔如飞,没有任何的错字和修改,很快地便将《鹦鹉赋》完成了。
8、后来文不加点这句成语被用来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通篇无所涂改。后来文不加点就用来形容人的才思敏捷,援笔立成,不需涂改。
二、文不加点的同义词
【读音】:[wén bù jiā diǎn]
【释义】: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1.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2.每遇题跋,文不加点,似有神助。
3.敏行强记,文不加点,走笔轻快。
4.写起文章,是顷刻而就,文不加点。
'6.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7.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1.很明显,我们只有采用一气呵成的方式。
3.一首好诗通常都是一气呵成地完成的.。
4.下楼去,然后一气呵成把它玩完
5.保证复印过程一气呵成,简便迅捷。
7.全曲一气呵成,但个别乐章亦可单独演奏。
8.可一气呵成收听整个讲座,亦可随意选择有兴趣的章节收听
9.中帮及后帮重叠结帮---中帮与后帮结帮衔接平顺,动作一气呵成。
10.整部录像一气呵成,他们第二天便将跑步机退还到商店.-是啊,非常令人佩服
三、文不加点的意思和造句
【解释】: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1、这篇文章写得波澜老成,文不加点,实在是部好作品。
2、他奋笔疾书,文不加点,片刻写完了这篇文章。
3、由于父母都是作家,耳需目染之下,他也极具文才,能援笔成章,文不加点。
4、多年的记者生涯,成就了他文不加点的写作功夫。
四、文不加点的意思
文不加点的意思是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文不加点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汉语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辍,文不加点。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文不加点。文不加点的迅捷才思来源于深厚的感情积累和丰富的日常生活素养、熟练的文章技巧,并不是草率为文。
文不加点在句中作谓语、宾语,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含褒义。宋·王禹偶《送薛昭序》:天子嘉之,试于凤阁。文不加点,数刻而成,灿乎干言,耸动台阁。
1、这篇文章写得波澜老成,文不加点,实在是部好作品。
2、他一拿到作文试题,立刻奋笔疾书,文不加点,片刻间就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篇。
3、他似乎天生就是要吃作家这行饭,写起文章来文不加点,轻而易举,真是教人佩服。
4、大家写文章的时候,都是洋洋甩甩,从上而下,文不加点,一气呵成,哪里会告诉你,这里要停一下,那里说完了。
5、王曾奉旨入值殿庐,相对跪坐于两丈开外的榻侧几前,各自援笔濡墨,文不加点的唰唰记录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文不加点
五、文不加点造句用文不加点造句
文不加点[wén bù jiā diǎn]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汉张衡《文士传》:“据令赋一物然后坐,纯应声便成,文不加点。”
1、他一拿到作文试题,立刻奋笔疾书,文不加点,片刻间就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篇。
2、想要能够文不加点,下笔有神,除了天资之外,还必须不断地勤练。
3、学生作文,提倡反复修改,反复揣摩,所谓文不加点是以后的事。
4、写文章要能文不加点,一气呵成的,一定是具有相当文字修养的人。
5、外甥小小年纪,写起文章来却能文不加点,一气呵成。
6、他思索片刻,便拿起笔来,文不加点地完成了一篇精采的社论。
7、他即景生情,文不加点地写了好几首诗。
8、多年的记者生涯,成就了他文不加点的写作功夫。
9、他似乎天生就是要吃作家这行饭,写起文章来文不加点,轻而易举,真是教人佩服。
10、谢老下笔千言,文不加点,不愧是文鸟之梦。
11、很多优秀的作家在作文时是文不加点、一气呵成的,但现实上她们都已经掌握了既定的写作原则和纪律.
12、画得快的时候,文不加点如行云流水;画得慢的时候,迟缓沉重如武当太极。
13、什么叫做文不加点,什么叫做立马可待,你看汪逸生现在的状态你就懂了。
14、当下他文不加点一挥而就,一直答到最后一题才停下来。
15、这个腹稿打了半夜,和珅写起来几乎文不加点,请了圣安,又说明刘墉已经离济,“龚三瞎子王炎逆贼之乱可望数日之内敉平”。
16、说着笔走龙蛇,文不加点,一挥而就,将丹诀描述的基础和中级部分都默写出来。
17、刻苦穷经,博通奥义,才思敏捷,文不加点,颇有盛名。
18、时邯郸淳年方十三岁,文不加点,一挥而就,立石墓侧。
19、文不加点,二十六字已然写就,便在灵前高高挑起。
20、蒋生运笔如飞,文不加点,一气呵成;马某则只能满纸乱涂几笔,草草交卷。
21、大家写文章的时候,都是洋洋甩甩,从上而下,文不加点,一气呵成,哪里会告诉你,这里要停一下,那里说完了。
22、李思进再一次地演绎了盖世无双的解题风格,文不加点,马不停蹄。
23、一个知识点,只要小抄一提醒,答题就会行云流水,文不加点。
24、由于父母都是作家,耳濡目染之下,他也极具文才,能援笔成章,文不加点。
25、由于父母都是作家,耳需目染之下,他也极具文才,能援笔成章,文不加点。
26、他的做法就是不足为训,但是,他说的话是不刊之论是十分不忍卒读的。以上便是他的文不加点,可见他的无所不能。
27、笔尖儿,沙沙,沙沙,若蚕食桑叶,若抽丝剥茧,轻快地一路书写,文不加点,笔走龙蛇,好一份敏捷的诗思——但,他的双眼惊骇地睁大。
28、据悉,有一次他坐在麻将桌上玩得正酣,报馆催稿,他左手打牌,右手书稿,照样文思如涌,“手挥目送,文不加点”,从不出错,几千字一挥而就。
29、李健偷偷看了一眼,见哥哥在竹简上面奋笔直书,好像早已成竹在胸,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一份分家的契约就文不加点地完成了。
30、丁谓、王曾奉旨入值殿庐,相对跪坐于两丈开外的榻侧几前,各自援笔濡墨,文不加点的唰唰记录着。
六、文不加点的造句
1、他一拿到作文试题,立刻奋笔疾书,文不加点,片刻间就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篇。
2、想要能够文不加点,下笔有神,除了天资之外,还必须不断地勤练。
3、学生作文,提倡反复修改,反复揣摩,所谓文不加点是以后的事。
4、写文章要能文不加点,一气呵成的,一定是具有相当文字修养的人。
5、外甥小小年纪,写起文章来却能文不加点,一气呵成。
6、他思索片刻,便拿起笔来,文不加点地完成了一篇精采的社论。
7、他即景生情,文不加点地写了好几首诗。
8、多年的'记者生涯,成就了他文不加点的写作功夫。
9、他似乎天生就是要吃作家这行饭,写起文章来文不加点,轻而易举,真是教人佩服。
10、谢老下笔千言,文不加点,不愧是文鸟之梦。
11、由于父母都是作家,耳需目染之下,他也极具文才,能援笔成章,文不加点。
12、他的做法就是不足为训,但是,他说的话是不刊之论是十分不忍卒读的。以上便是他的文不加点,可见他的无所不能。
好了,关于用师心自用造句和文不加点的意思和造句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